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时隔两日的“落地式”呼应:龙湖集团计划提前偿还34.5亿港元银团贷款!

时隔两日的“落地式”呼应:龙湖集团计划提前偿还34.5亿港元银团贷款

时间:2025-07-08 04:05:54 来源:青史留芳网 作者:探索 阅读:701次

10月30日,落地式吴亚军所透露的时隔“会安排提前偿还明年的一些债务”的说法,很快在龙湖集团公告中实现落地。两日 

11月1日晚,呼贷款龙湖集团在港交所公告,应龙银团公司当日向银团贷款代理行发出提前偿还2023年到期之部分银团贷款34.5亿港元的湖集划提还亿不可撤销通知。就此提前还款通知待大多数参贷行同意之后,团计公司会即时履行还款。前偿

龙湖地产近期最受市场关注的港元事件,无过于管理层变动。落地式

10月31日早盘,时隔龙湖集团股价异动,两日盘中跌幅一度40%,呼贷款最终收跌幅度也超过23%。应龙银团龙湖2028年到期、湖集划提还亿利率4.5%的美元债,盘中也一度下跌超12美分。区别于部分地产公司的流动性危机,资本当日用脚投票的原因,是由于吴亚军辞去公司董事长职位等相关事项。

吴亚军被视为白手起家企业家的典型。从资料照片来看,她烫着微卷的头发,带着甜甜的微笑。公开报道显示,她曾做过记者编辑等工作,整体风格低调而神秘。

在她掌舵期间,龙湖成为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首家销售额突破20亿元的房企。2007年龙湖地产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跻身全国一线房企的行列。2009年,龙湖香港上市。随着龙湖集团的发展,吴亚军也数次登上胡润中国女富豪榜。

股价大跌的上一个交易日晚间(10月28日晚),龙湖集团发布了人事变动公告。吴亚军因个人年龄及身体原因而呈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委员、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委员、投资委员会委员及公司授权代表,并获委任为公司战略发展顾问,自2022年10月28日生效。同时,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陈序平于2022年10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

同时,龙湖集团CEO陈序平将升任董事长,这是一位年富力强的清华高材生。市场认为,讲究商业逻辑、把握项目的回报率、在稳健基础上循序渐进推进业务,是其性格中的重要组成。

10月30日,吴亚军曾公开露面,以“战略发展顾问”的身份出席龙湖集团投资者会。按照媒体报道,当时她曾明确,原本计划要在今年中期业绩前后交接班,但8月初龙湖遭遇做空,销售额也没有回正,交接期也因此延迟。同时,吴亚军表示,三季度以来龙湖的销售已经开始回正,而且年内到期的债务都已经还清,明年到期的也在提前计划准备。

从今晚公告来看,可以视为对其当时这一表态的“落地式”呼应。

从目前公开资料梳理,龙湖正从多个维度向市场传递资金充足的预期。

一方面,在10月31日的投资会上,龙湖集团方面就明确,公司短期负债极少,正在铺排提前还债事宜,顺利的话,明年上半年到期债务几乎为零。

另一方面的表征是积极拿地。10月31日,龙湖以19.6亿元总价拍得苏州相城2022-WG-65号地块,被市场认为公司持续深耕苏州市场,继续深化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布局的标志。放在整个地产行业来看,在民企参与土地竞拍者寥寥的背景下,龙湖成为少数持续活跃在土拍市场的头部房企。

本次龙湖集团计划提前偿还部分2023年到期银团贷款,可以视为公司致力于稳健运营思路的一面折射镜。

在地产圈内,很多市场人士愿意把龙湖与万科来做对比。刚刚披露的万科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9月,万科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76.7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净利润170.5亿元,同比增长2.2%。坚持稳健经营之下,业绩表现平稳。

实际上,从两家头部地产公司的管理层变迁路径来看,也能看出部分相似之处。郁亮、陈序平同样作为接班一代创业人的职业经理人,踏实、谨慎是两人共同被看重的性格特点,这将被视为两家地产公司在经营思路上稳健、自律和长期主义的护航力量。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破千亿元!首次单独披露!茅台想释放什么信号?
  • 从老人“粪便”提取酸奶菌种?皇氏集团:不直接取用 已成立相关研发团队
  • 日防相访美将讨论涉华议题,专家:必将对中日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 用水权改革如何盘活水资源
  • 成都、攀枝花公积金一体化 异地购房可回缴存地申请公积金贷款
  • 美国铁路公司与工会达成初步协议 避免了大罢工的出现
  • 可能四登我国 “梅花”四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台风
  • 美国铁路公司与工会达成临时协议 联合太平洋盘前涨超4%
推荐内容
  • 网民反映方舱医院环境比较差?这场发布会对此进行了回应
  • 四部门:培育5个以上世界级原材料制造业集群!这些行业有望受益
  • 《网络安全法》迎来首修:处罚上限拟提至年营收5%
  • 加息叠加衰退风险 “超级商品牛市”暂时熄火
  • 经济日报:政企合力换来消费者心安
  • 多地铝企“轮流”限电减产,电解铝供应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