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超预期的CPI:3月上涨1.5%,输入型通胀带来这些影响!

超预期的CPI:3月上涨1.5%,输入型通胀带来这些影响

时间:2025-07-06 20:53:46 来源:青史留芳网 作者:百科 阅读:722次

原标题:超预期的超预CPI:3月上涨1.5%,输入型通胀带来这些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4月11日,月影响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物价指数。上涨输入

3月份,型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5%,胀带涨幅较上月有所回升。超预3月份,月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3%,上涨输入环比上涨1.1%,型通环比涨幅有所走高。胀带

3月CPI1.5%的超预涨幅依然温和,背后很重要的月影响原因在于猪肉价格在继续走低。但是上涨输入3月CPI超预期走高背后,主要受国际因素和国内疫情影响,型通粮食、胀带食用油等价格在走高,国际原油价格推动国内汽油“三连涨”。

随着去年翘尾因素的逐渐消失,PPI同比涨幅在逐渐走低。但是,3月PPI环比上涨1.1%,同样受国际原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价格推动,国内促基建投资积极信号也带动钢材等价格回升。

展望未来,地缘政治对国际原油、粮油价格的影响仍存在变数。4月初,随着国际能源署宣布释放原油储备,以及国际疫情仍存在反复,加之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原油价格有所回调。

粮油价格有所上涨

3月CPI同比涨幅为1.5%,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3月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比如,受国际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价格上涨及国内疫情影响,3月份面粉、食用植物油、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环比上涨1.7%、0.6%、0.4%和0.3%。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3月份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环比上涨7.2%、7.8%和6.9%。

以布伦特原油为例,3月份原油价格回升至100美元/桶以上,月内最高曾逼近128美元/桶,4月初在103美元/桶左右震荡。受此影响,3月以来,国内汽油价格实现“三连涨”,相较2月底上涨了12%。

4月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数据显示,3月世界粮食商品价格大幅跃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其中,3月国际小麦价格环比上涨19.7%,玉米价格环比上涨19.1%,涨幅明显。

近年来,受国际疫情影响,国际粮油价格整体在不断上行。俄乌局势发酵加大了粮油涨价压力,因为俄乌是全球小麦、玉米、菜籽油、氮肥、钾肥的重要出口国。

这无疑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一定影响。3月底,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俄乌是葵油产区,压榨和油脂业务成本承压。目前大豆价格创历史新高,且未来价格走势不明朗,会谨慎采购原材料。

不过,国际粮食、食用油价格大涨,目前对国内影响相对较小。政策层面要求保春耕、保农资供应等,对外释放着稳定粮食生产的积极信号。3月份,我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2%,食用油价格同比上涨3.5%。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从小麦市场情况上看,国内小麦价格通过国家调控基本在可控范畴。从植物油来看,国内居民消费的主要是菜籽油和花生油,二者目前国内涨幅较小,市场价格还相对稳定。

3月CPI的回升,还受疫情影响。部分餐饮消费回归到家庭消费,部分居民加大对粮食、食用油等基本生活物资的采购力度。多地加大疫情防控力度,跨区域物流成本上升,也加剧了部分地方物资供应的紧张。

此外,疫情影响了部分服务业的恢复。比如,3月份飞机票、电影及演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较上月均有所下降。

中银国际证券宏观团队指出,3月CPI涨幅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食品项目中部分产品受到国际价格上涨和国内疫情影响,环比涨幅超预期,如粮、油、菜、蛋等;二是工业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加大,特别是能源价格对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价格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考虑到当下国内疫情影响依然存在,以及国际油价和农产品价格仍在较高水平波动,不排除CPI同比增速进一步上行。

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波动加剧

去年,受全球疫情反复、供应链紧张、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宽松等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随着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收紧,市场机构普遍预计今年大宗商品难以出现大幅上涨。但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

3月我国PPI同比上涨8.3%,环比上涨1.1%,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

具体来看,3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14.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7.9%,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上涨3.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2.7%,这些行业涨幅居前。

另外,煤炭和钢材价格也有所上行。3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1.4%。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俄乌冲突带来供给紧张,国际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波及国内铁矿石、焦炭。3月份,在国内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下游需求有所启动,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疫情防控下物流运输受限也波及到钢铁生产——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国内钢铁市场价格波动上行。当前俄乌局势发展仍有较大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国际资本市场及大宗商品市场可能波动加剧。

3月份国际原油价格也在加剧震荡。以布伦特原油为例,3月上旬曾冲至近128美元/桶,3月中旬又震荡下行至98美元/桶,3月下旬又再度上冲至120美元/桶,4月8日最新结算价回归至103美元/桶。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全球需求比较弱,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主要是供给冲击带来的,未来原油价格可能会继续上行。受逆全球化趋势、绿色清洁能源转型、地缘冲突进入高发期等多项因素作用下,全球可能要进入高通胀时代。

研究所所长李奇霖表示,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受阻对部分企业生产造成影响,这种负面干扰会影响商品的交付和销售,短期内可能会推动相关商品涨价。另外,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恢复,但上游生产资料成本较高,可能加剧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新华联:子公司长沙铜官窑被判向北京银行长沙分行偿还借款本息
  • 印度今年俄油进口量已猛增20倍 印外长:还要继续买俄油!
  • 第五届进博会首设的综合展示区有何看点?一串串数字引人注目
  • 时隔5个月同花顺APP再出故障!东方财富、通达信、大智慧交易软件均现异常
  • 世界制造强国之路怎么走?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 华纳药厂败诉专利侵权再遭索赔3000万,若败诉赔掉1/5净利,去年“带疾”上科创板
  • 都本伟、孟冰被公诉,曾是上下级
  • 大额存单“手慢无”背后:银行存款定期化问题何解?
推荐内容
  • 宣昌能: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显现 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迪士尼美股盘前跌近7% 第四财季净利润远不及预期
  •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持续扩展跨境基金品种
  • 受热带风暴影响,NASA推迟新一代登月火箭发射计划
  • 11连板“妖股”一字跌停,热门股集体跳水!保险、银行力挺大盘,中字头个股飙升,中国联通涨停…
  • 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示:留心促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