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城境外发债主体被颁“清盘令” 公司回应:“将继续和债权人沟通协商”
炒股就看,清盘令权威,阳光专业,城境及时,债主全面,体被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继续
每经记者 刘颂辉 每经编辑 陈梦妤
近日,和债A股上市公司(SZ000671,权人股价1.82元,沟通市值75.35亿元)旗下境外主体阳光城嘉世国际有限公司被香港法院颁布清盘令,协商为大型中资房企近年来在香港首例。清盘令
10月27日午间,阳光阳光城相关负责人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城境目前事件没有新进展,债主上述债券本息尚未还清,体被公司将继续和债权人沟通协商。
据公开信息,针对嘉世国际的清盘令在10月17日颁布。
嘉世国际是阳光城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其唯一境外发债主体。据阳光城7月27日披露的公告,嘉世国际接到香港高等法院通知,东方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就嘉世国际未偿还其债券本息853.74万美元向香港高等法院正式提交关于嘉世国际的清盘呈请,嘉世国际极力反对清盘呈请,并组织了相关中介机构进行应对。
彼时,阳光城方面表示,截至2021年底,嘉世国际的净资产、净利润未达到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净利润绝对值10%,事项预计对公司总体经营影响有限。嘉世国际若被香港高等法院发出清盘指令,如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嘉世国际,嘉世国际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房企被提起清盘呈请的案例并非首次。近两年,恒大、融创、新力、花样年和大发等多家房企的境外主体均被境外债权人呈请清盘,不过形成实质性进展的不多,也没有进入法院审批和执行阶段。嘉世国际被颁布清盘令,属于内地房企近年来在香港的首例。
阳光城2022年三季度经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93亿元,同比下降16.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1亿元,同比下降358.12%。前三季度,阳光城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87.49亿元,同比下降54.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9.37亿元,同比下降303.81%。截至报告期末,阳光城总资产3314.72亿元。
今年以来,面对内外部压力,阳光城积极自救,尽最大努力化解风险。自去年三季度以来,阳光城已暂缓拿地步伐。同时,有序撤出部分城市,将原15个区域公司合并调整为12个区域公司,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达到城市深耕、业务良性循环、公司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
(责任编辑:知识)
- ·韩国与新加坡签署首项数字通商协定《数字伙伴关系协定》,明年初将举办“第一次数字经济对话”
- ·斯里兰卡实施全国宵禁立即生效 年内汇率跌近80%、可用外汇储备降至5000万美元以下
- ·海关总署:前4个月铁矿砂进口量价齐跌,原油、煤炭、天然气和大豆等进口量减价扬
- ·中国4月原油进口反弹,天然气、铁矿石进口量同比下降,煤炭进口额接近翻倍
- ·欧美反垄断机构紧追不舍,美国科技巨头“腹背受敌”
- ·北京农商银行:深感自责,将深刻吸取教训
- ·现场画面:台军一坦克冲上隔离带撞断交通信号灯杆
- ·顺义一起聚集性疫情21人感染,北京发布8项防控措施
- ·智评理财风云榜||最高超业绩基准134BP,股份制理财公司近1年收益表现揭秘
-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今日通报的新增感染者中涉及顺义区农商银行数据中心工作人员1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