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绿色高效生产力的手艺人

热点3626人已围观

简介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绿色高效生产力的手艺人7月13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当天下午,新京报记者见到了参加此次大会的中石化炼化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中国党委书记、工程果转高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绿色高效生产力的院院手艺人

7月13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士孙生产手艺当天下午,丽丽绿色力新京报记者见到了参加此次大会的将科技成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工程果转高效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院院党委书记、士孙生产手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丽丽绿色力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供图

带领团队开发了高效环保芳烃集成设计技术,将科技成在芳烃自主技术工程创新上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高酸天然气超大规模安全高效净化处理的中国世界性难题;主持建成了首套自主技术芳烃联合装置、我国首座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工程果转高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院院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她身上有太多闪耀的标签。

作为从事石油石化工程的设计师,孙丽丽自称自己是一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绿色高效生产力的“手艺人”,简言之:“你有好料子,我就有好手艺。

从原油生产成品油逐步转向生产更多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并延伸生产化工新材料,将新能源和传统的化石能源融合一体化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现场,孙丽丽向记者描绘了未来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图景。

作为工程公司的领头人,她表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用专注和勤奋打造石化产业绿色高效优质基因,用设计师的梦想助力首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她介绍,自己有幸参加了今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在开幕式现场,当一束蓝色的圣火在洁白的奥运雪花中亮起时,心中那份对洁净能源的热爱再一次翻腾。“由我们公司精心规划设计的三座加氢站,高效精准地为‘绿色冬奥’提供了洁净能源,由多家企业共同研发的新型碳材料,用于制作了火炬的外壳。”

这些细节让孙丽丽感慨良多。“我们不是运动员,但像奥运健儿一样在不同的赛道上奋力拼搏,我们拥有了同样的机会去拥抱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

“新能源如何更好地跟传统能源耦合起来”是发展新方向

孙丽丽介绍,进入新发展阶段,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迫切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目前我们的炼油产能已经达到了9亿吨,据报道,不久的未来可能会达到10亿吨左右。以成品油为动力的汽车,可能会慢慢被一些电动、氢能等汽车所替代,市场对成品油的需求会逐渐下降。”她说。

同时,她也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对新材料、合成材料的需求会更加旺盛。“因此,我们要发挥创新精神,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集成创新,形成石油炼化一体化新流程。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关乎技术研发、流程再造、装备创新以及精准控制等多领域的系统创新。”

她介绍,新能源如何更好地跟传统能源耦合一体化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像我们熟悉的、风能等,都存在‘间断性’的问题,受到自然环境影响,不能无时无刻存在,而流程工业需要保证工厂连续运转,如何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让新能源成为石化加工过程中具有可靠性和竞争力的能源供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化石能源能够用于生产化工材料和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供给大都通过新能源来提供,我们就会离‘双碳’目标越来越近。”孙丽丽满怀期待地说道。

“个人的选择要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

孙丽丽介绍,芳烃是化学工业的重要根基,作为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以及医药、国防、农药、建材等领域,同时,芳烃还是高辛烷值汽油的重要调和组分。

在上世纪70年代,以二甲苯(PX)为原料生产的“的确良”和“涤卡”,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光鲜和靓丽。如今,约65%的纺织原料、80%的饮料包装瓶都来源于PX,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今天我穿的衣服就是由化纤产品做出来的。”孙丽丽说。

长期以来,PX生产技术被国外垄断,全球仅美国和法国两家公司掌握芳烃成套技术。孙丽丽表示,打破国外垄断,开发自主芳烃成套技术是几代石化人的梦想。

“为此,中石化专门成立了相应的团队,联合了国内院校、科研院所,历经几十年的创新,攻克了一系列难关。”她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了不起的,这也是科学家精神所需要的,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一个目标而奋斗。”

在芳烃成套技术的研究中,孙丽丽所在的团队研发出大量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设备,创造出多项“世界之最”。她介绍,在创新的过程中,还形成了国家或行业的系列标准,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

谈及为何选择一条不畏艰辛、自主创新之路,她说,“个人的选择要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工程创新一定要同行业的发展方向紧密结合起来,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别人眼里,她有着多重身份:女性科技工作者、石油石化行业工作者、企业领头人……她表示,近40年的工作经历中,从来没有以女性的身份限制自己。“在石油石化行业,女性工作者其实很多,比如在我们公司,女性工作者占到40%以上,该出差就出差,该加班就加班,与男同志没有什么区别。”

“我也很感激我的先生和孩子。因为加班常常很晚才回家,常年没有休息日,我感到很愧疚,但他们从没有抱怨。家人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能够成为一种力量,支撑着你前行,永不放弃。”孙丽丽说道。

■院士简介

孙丽丽,1983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正高级工程师。开发了高效环保芳烃集成设计技术,在芳烃自主技术工程创新上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了原油清洁高效转化系列工程技术,在炼油技术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高酸天然气净化关键技术,解决了高酸天然气超大规模安全高效净化处理的世界性难题;主持建成了首套自主技术芳烃联合装置、我国首座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世界第二大高酸天然气净化厂和我国最大海外合资炼油项目——2000万吨/年沙特延布炼厂等多项标志性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金奖,全国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等多项荣誉。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