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央行主管媒体:以高水平开放 促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央行主管媒体:以高水平开放 促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06 18:02:36 来源:青史留芳网 作者:休闲 阅读:671次

赵洋

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互联互通”)下的央行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以下简称“ETF”)交易,主管资本展于7月4日启航。媒体包括沪股通ETF、高水高质深股通ETF、平开港股通ETF在内合计87只首批可投标名单,放促此前已经出炉。市场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央行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主管资本展对方交易所上市的ETF基金份额。

这是媒体继沪深股通、债券通与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间跨境理财通之后,高水高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平开扩大双向开放的放促又一标志性举措;也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扩大开放,市场构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央行一揽子举措的一个缩影。以开放促改革,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步伐稳健有力,陆续留下一系列标志性开放印记。早年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拉开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大幕;2014年和2016年,沪港通、深港通相继正式落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双向开放新阶段;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开通,4年后的2021年9月,债券通南向通正式落地,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格局形成。此外,沪伦通正式启动,中日ETF互通开通,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落地,QFII、RQFII额度限制全面取消,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不断突破,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一系列开放印记令人瞩目,而更多扩大双向开放的举措,仍在陆续亮相。

随着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广度深度日益扩大,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股票市场方面,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外资通过沪深股通累计净投入A股超过1.6万亿元,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占比约为5%;2018年以来,A股相继首次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主要国际指数。从债券市场看,截至2022年5月末,进入银行间市场的境外机构有1038家,覆盖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券规模为3.74万亿元,较债券通开通前增加了2.81万亿元;我国债券市场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和国际资金持续增持我国股票、债券等资产,这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以及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本次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无疑是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又一硕果,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业内机构表示,此举将丰富两地市场的交易品种,有利于投资者发现和挖掘彼此之间的优质企业,促进两地ETF市场和资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资本市场在内地资本市场扩大双向开放、支持内地企业融资发展和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ETF的纳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深化了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香港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中的作用。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层次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基础制度逐步健全,市场结构持续优化。目前,A股股票市场总市值约85万亿元,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约140万亿元,二者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位。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显著提升了我国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了融资结构,为稳经济、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资本形成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毫无疑问,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成长的背后,是我国金融业持续深化改革的努力,是不断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发展的具体体现。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坚持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以对外开放促进对内改革、以对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亦如此。

回望过去,资本市场在改革中成长,在开放中完善,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短板依然存在,各项功能发育依然不够成熟,与发达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仍待提高。因此,持续不断扩大双向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依然将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展望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将继续坚定行进在扩大双向开放的道路上,继续稳健推出一系列有力开放举措,构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格局。业内预期,监管部门将继续优化拓展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拓宽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标的范围,拓展和优化沪伦通机制;推动实施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丰富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的产品供给等。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也将对标国际通行标准,兼顾我国实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进一步全面推动市场由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主力太黑了”!德龙汇能3跌停,重挫27%!唐山首富被套4年
  • 港交所最新上市决策:不适合以不同投票权架构上市的5家企业分析
  • 光大期货【燃料油】:新加坡高、低硫市场持续承压
  • 德国智库预计明年德经济将萎缩
  • 11月23日复盘:短期整理充分 静等放量上攻 光伏设备获17亿主力资金青睐
  • 山西代县精诚矿业公司滑塌事故救援工作结束 3人遇难
  • 乐普生物暴跌40%,单日蒸发160亿港元,乐普医药为主要股东
  • 行业风向标:供应紧张价格上涨,锂矿行业高景气度未改
推荐内容
  • 中远通业绩连升去年现金流转负 新能源电源顺势受挫
  • 严查“一桌餐”等隐形变异问题 综合施策纠“四风”
  • 央行今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当日实现净回笼20亿元
  • 龙光集团:前8个月完成交付2.7万套房源
  • 涨价!月销量连续冲过20万辆大关,比亚迪打出什么牌?
  • 巴西金融市场上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