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腾讯自研业务全面上云,“带崩”微信支付?!

腾讯自研业务全面上云,“带崩”微信支付?

时间:2025-07-06 15:02:12 来源:青史留芳网 作者:休闲 阅读:264次

作者/吕倩

6月16日,带崩宣布“搬家了”——集团内部自研业务已实现全面上云。腾讯

腾讯官方数据显示,自研支付近三年来腾讯的业务自研业务上云规模已经突破5000万核,累计节省成本超过30亿。全面自研业务全面上云也意味着包括QQ、微信微信、带崩腾讯视频、腾讯王者荣耀等在内的自研支付腾讯内部业务,和腾讯云外部客户一样基于公有云的业务模式来开发运营。

云服务行业人士丁楠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面不论互联网厂商还是微信传统厂商,集体上云都是带崩一件难事,难点不在技术,腾讯而在组织内部推动力稀缺,自研支付如果缺少一位带队高层自上而下强力推动,这件事就很难成功。

而腾讯自研业务全面上云背后的最大推动力就是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他表示,这是腾讯自研上云战略的一个里程碑。“把腾讯内部海量业务搬上云端,不仅帮助腾讯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架构和研发文化,还推动科技成为公司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的动力与支撑,也全面锻炼了腾讯云的产品、技术和综合服务能力。”

腾讯2018年启动了整体战略升级,并成立技术委员会,明确“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两大技术战略。其中,自研上云主要是将腾讯集团内部的海量自研业务包括社交、游戏、内容等业务搬上云端。

但集团业务全面上云这件事持续三年多的时间,在多位受访人看来,主要原因在内集团内部低效率所拖累。一位曾在腾讯云任职的前员工对记者表示,一方面迁移上云需要时间,有些业务架构不合适上云的,需要重新优化适配;但更主要原因在于内部业务部门并没有太大动力推动,上云也不是各业务部门的首要KPI。以CIS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为例,该部门权重KPI是拓展市场、争取客户,而非通过技术进行集团内部的降本,因此各方面进度被降低。

此前汤道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CSIG未来在考核层面,要从过去侧重考核收入,到侧重考核自研产品所占比例,减少亏损,强调毛利。在管理流程上,一个项目中确保不同产品以及公线支撑的合理分配,不造成内耗。其中有非常多系统工程,核心是流程、规则、系统的完善,才能确保整个组织按照新的可持续发展业务模式前进。

丁楠从行业角度对记者表示,全面上云难点一方面在于内部决策是一条很长的链路,需要各方拉锯协商;其次,上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会一开始就全部业务一刀切上云,而是先从较小业务着手,上云试下效果,效果较好的话再逐渐增加上云业务量,因此流程会比较慢;另外旧有架构的损耗、上云的成本等问题,也需要逐个解决,且需要重新梳理业务流,进行数据备份保护等。

云计算行业分析师王准对记者表示,旧有方案,比如原有业务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这些方案,可以将服务器转移到云基础设施上即可,不会造成太大损耗。其次上云技术本身随着行业的发展也没有太多难点。

“云计算就是一个高速公路而已,背后需要的是更大的算力支持,而云肯定是未来的大市场与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腾讯全面上云这个动作肯定是利好行业的,”王准表示。此举背后既有宏观层面国家政策的推动,也有微观层面对外售出云服务方案时,自身作为上云标杆案例的需要。

对腾讯而言,此次自研上云明确基于云原生来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架构,如通过容器和微服务等技术,腾讯构建了统一的技术底座和算力调度平台。据统计,通过腾讯自研业务上云,有将近100项成果复用到公有云,带动腾讯云整体产品和技术能力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三部门印发通知 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情况实施年度监测评价
  • 无人拯救每日优鲜
  • 商务部:将积极落实MC12成果,弥合全球“免疫鸿沟”
  •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铭晖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 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 大恒科技创上市20年奇迹净利暴增113% 市场猜测为徐翔暗中变相炒股所致
  • 小红书杀入在线旅游,好内容能否成为突围“利器”?
  • Nornickel提高所有关键金属的产量
推荐内容
  • 点“数”成金 数据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2年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案件
  • 展现建设性意义但不抱幻想,中美元首通话对这一问题释出强力信号
  • 沪指涨0.21%受阻20日线
  • 高瓴资本系清仓式减持良品铺子,公司股价午后一度上演准“地天板”
  • 对冲基金大鳄阿克曼:美联储提高利率至4%以上,才能遏制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