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共同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

时间:2025-07-05 23:57:22来源:青史留芳网 作者:探索

中国财经报

本报讯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农业农村奶业能力财政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的部财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奶业大县发展草畜配套、政部整县适度规模养殖,共同促进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生产提效率、提升推进降成本,项目力争用3—4年时间进一步提升奶业大县饲草料供应水平和养殖设施装备水平,农业农村奶业能力奶牛年均单产水平达到9吨以上,部财进一步提高奶业生产效率和奶农自我发展能力,政部整县完善区域化全产业链奶业生产经营模式,共同增强奶源供给保障能力。实施生产

通知明确,提升推进中央财政于2022—2025年,项目在东北和内蒙古产区、农业农村奶业能力华北和中原产区、西北产区,支持80个奶产量5万吨以上的奶业大县;在南方产区、大城市周边产区和特色奶优势产区,支持20个奶产量3万吨以上的奶业大县和特色奶主产县。

项目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草畜配套。支持通过租赁或长期订单等方式,促进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料种植和奶牛养殖就地就近配套衔接,推进南方草山草坡饲草资源开发利用,保障饲草料供应。支持饲草料种植、收获、加工、贮存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应用智能化机械设备,建设高水平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二是现代智慧牛场建设。支持圈舍、防疫、奶厅、饲料制备、挤奶及运输等环节设施设备改造提升;支持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自动喷淋、环境监测、精准饲喂和监测、全自动全混合日粮搅拌机、挤奶、推料机器人、产奶量自动监测设备等)、信息化采集设备(智能项圈、计步定位、自动计量、个体识别等)、智慧牧场管理平台(发情监测系统、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汇总分析等)等推广应用。三是探索奶业产地消费新模式。开展奶农养加一体化试点,鼓励奶源新鲜、就近消费的区域化奶业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区域化大众化消费的奶业品牌。项目县可结合实际,支持有条件的奶农、合作社等主体依靠自有奶源发展乳制品加工试点,以巴氏杀菌乳、低温发酵乳、奶酪和民族特色乳制品为重点,支持奶源质量安全管控、乳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购置、生产工艺升级、检验检测设备配备、冷链运输流通体系建设等。每个项目县试点数量不超过1个。

通知提出,中央财政于2022—2023年和2024—2025年,分两批各支持50个县,原则上每个县连续支持两年,第一年安排补助资金2000万元,根据实施效果等情况安排第二年补助资金。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对扩大草畜配套规模、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及养加一体化试点的适度规模奶牛养殖场(存栏100—3000头,特色奶畜可参照执行)给予适当补助。有关省份根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规模,结合项目县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补助标准;草畜配套的每亩补助规模不超过800元,单个主体补助规模不超过400万元;现代智慧牛场建设的单个主体补助规模不超过300万元;奶农养加一体化试点的单个主体补助规模不超过400万元。

通知还指出,县级政府是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主体。项目县应主要通过“先建后补”等方式实施,动员符合条件的奶畜养殖场等主体自愿申报。项目实施要与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现行政策衔接,重点支持定制化、非标准化设施装备的推广应用与改造升级,满足奶业差异化发展需要。 (柴新)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